在生死问题上,有两则故事,很能说明他思想上的特点:
一是庄子的妻子死后,庄子的朋友惠子前往吊孝,却发现庄子没有嚎啕大哭,却正在敲打着盆子唱歌。
惠子十分诧异,并以庄子没有为妻子之死而悲伤痛哭来责怪庄子。
庄子闻言,就解释道:自己开始并不是没有悲伤,但后来想到,一个人的降生与死亡,就好象是自然界的春夏秋冬的运行一样,周而复始,人死了,那就是静静地安息在天地所构成的巨室广厦之中,而我却在嗷嗷痛哭,难免就是不通达生命的道理了,所以我才止住了痛哭。 此即是著名的庄子“鼓盆而歌”的故事。
人的生死与万物的枯荣轮回是一样的,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,宇宙万物都有其规律,当然人也不能例外,因此,要在有限的生命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,而不是只为生而喜悦,为死而伤悲。就像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生前所说:“一个人生出了,人们并不知道他的将来会是怎样,但都会说‘恭喜,恭喜!’;一个人死了,尽管人们并不知道他生前怎样,但都要说‘可惜,可惜!’”对于生死的见解,可谓精譬!
【案例二】
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,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《道德经》时,已年逾百岁、鹤发童颜的老翁招招摇摇到府衙找他。老子在府衙前遇见老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