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功效】止咳化痰,消痈止痒。
【主治】
1.呼吸系统疾病:支气管炎,支气管扩张,胸膜炎;
2.其他:肋间神经痛,乳腺炎。
【刺灸法】
刺法:
1.直刺0.2~0.3寸;
2.或向内斜刺0.5~0.8寸,局部酸胀;
3.不可深刺,以防引起气胸。
灸法:艾炷灸3~5壮,艾条灸5~10分钟。
寒则补而,灸之,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。可灸。
穴位详解
经穴名出自《针灸甲乙经》。胃经经气在此形成天部的气体屏障。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,性湿浊,由本穴输向胸膺各部。
屋,地面建筑也。翳,古指用羽毛做的华盖穴或遮蔽之物,此指穴内物质为卫外之气。该穴意指本穴有地部气化之气为胸部提供卫外屏障。本穴物质为库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,乃库房穴地部脾土外渗之液,在本穴处受心室外传之热而气化为气,性湿浊,所处为天之下部,如胸部的卫外屏障,故名。
本穴常配天宗穴治乳痈。
膺窗
【穴位一找准】在胸部,当第三肋间隙,距前正中线4寸。仰卧位,在乳中线上第三肋间隙中取穴。
【解剖】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胸大肌、胸小肌。皮肤由第二、三、四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分布。胸部皮肤的神经分布阶段性明显,但又有重叠性。针由皮下经胸大肌表面的胸肌筋膜,进入该肌及其深面的胸小肌,该二肌均为胸前神经支配。肋间动脉分出的上支和下支分别行于肋间肌之间上、下缘。有胸横肌、胸内筋膜、胸膜壁层的肋胸膜,深面是肺。以上层次均较薄,不得深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