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注释】
①《论语·卫灵公》篇云:“子曰:‘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’”
【译文】
钱德洪问:“孔子所说的‘远虑’,周公的‘夜以继日’,与‘将迎’有何不同?”
先生说:“远虑不是空空荡荡地去思虑,只是要存养这个天理。天理在人的内心之中,从古至今,无始无终。天理就是良知,千思万虑,只是要致良知。越思考,良知就越精明,若是不精细地思考,随便地围绕着事情应对,良知就会变得粗糙。若是只在事物上空空荡荡地去思考,认为这就是远虑,就不免有毁誉、得失、私欲掺杂在当中,这就是‘将迎’了。周公整夜地思考,只是‘戒嗔不睹,恐惧不闻’的功夫,理解这一点以后,他的气象就自然与‘将迎’有所分别了。”
问:“‘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’,①朱子作效验说,如何?”
先生曰:“圣贤只是为己之学,重功不重效验。仁者以万物为体;不能一体,只是己私未忘。全得仁体,则天下皆归于吾仁,就是八荒皆在我闼意:天下皆与;其仁亦在其中。如‘在邦无怨,在家无怨’,亦只是自家不怨,如‘不怨天,不尤人’之意;然家邦无怨于我,亦在其中,但所重不在此。”
【注释】
①孔子答颜渊问仁语,见《论语·颜渊》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