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,儿童是喜欢成功的。陈鹤琴认为,“小孩子固然喜欢动作,但更是喜欢动作有成就的。比如,一个2岁光景的小孩子沙箱里玩沙。他尽管一把一把地捞进罐头里去,捞满了把沙倒出来;又再一把一把地捞进去,捞满了又倒出来。这种动作表面上一看没什么成就,仔细考察起来,一把一把地捞进罐里去固是一种动作,但罐头装满了,就是动作的成功。”③他说:孩子“一有成就,就很高兴,就有自信力;所成就者愈多,自信力也愈大;自信力愈大,事情就愈容易成功。因此自信力与成功就互相为用的了”④。他还指出:“小孩子很喜欢做事情的,而且很喜欢其成功的。因为事情成功,一方面固然自己很有趣的,但是还有一方面可以得到父母或教师的赞许。这种心理是很好的,我们做父母或教师的应当利用这种心理去鼓励他去做各种事情。”①但是一定要注意小孩子做事的难度,即不要太难。因为如果太难,小孩子就不能有所成就;若没有成就,小孩子可能要灰心以至下次不肯再做了。
第五,儿童是喜欢野外生活的。陈鹤琴认为,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,且认为许多小孩子在家里哭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如此。儿童“到门外去就喜欢,终日在家里就十分不高兴”②。“他们在旷野里跑来跑去,看见野花就采采,看见池塘就抛石子入水以取乐。这种郊游于小孩的身体、知识、行为都有很好影响的。”③自然界的一切,对孩子们来说都是那么神奇和美妙,有着很大的吸引力,当他们真正融入自然之中时其心灵也会得到陶冶。在陈鹤琴所办的幼稚园里,每当天气晴朗的时候,就带小孩去外面游玩。陈鹤琴还指出,“由于有许多做父母的总不放心他们的小孩到外面去,一则恐怕身体疲乏,二则恐怕衣服弄脏,三则恐怕感冒风寒,所以一天到晚,将他们关在屋里,好像囚犯一样。所以这种儿童长大起来,往往身体孱弱知识缺乏,当年做父母的爱护子女,到了今天适足见其贻害子女了”④。也有许多做教师的不愿带领学生到野外游玩,他们以此为麻烦,不想多事,所以学生就失去了与自然界相接触的一个良好机会。陈鹤琴说道:“要知学问,不仅仅在书本中求得,也应在自然界获得,什么‘动物学’,什么‘植物学’,什么‘地理’,什么‘常识’,大概可以从自然界中学得的。我们在书本中看死的标本,死的山水,不如到野外去看活的动物,采活的草木,玩真的沙石。”①总之,小孩子不论年纪大的小的,不论男的女的,大都喜欢野外生活,我们做父母的和做教师的,应该多领小孩子到野外去玩玩才好。